2024年A股最火的除了银行股就是保险股,截至12月19日,A股6家上市保险公司的股价年内均出现明显反弹,涨幅从41%至65%机械阀门隔膜阀不等。然而,这边A股险企红红火火,那边一江之隔仅在港股上市的阳光保险却“叫苦不迭”。
截至2024年12月18日,阳光保险的收盘价仅为2.77港元/股,年内跌幅达到-31.18%,不仅远远落后于同行,也大幅度跑输恒指大盘16.53%的涨幅,相比5.83港元/股的发行价更是“腰斩”有余。值得注意的是,阳光保险的股价暴跌不仅令二级市场的投资者损失惨重,也让公司内部员工深受其害。
据悉,2016年2月,阳光保险召开了股东大会,向核心员工配发了4.4亿股内资股,认购价为4元人民币/股,并规定上市后三年内不得出售,锁定期满后每年减持不超过25%。这意味着员工持有的股票要到2025年12月9日才能卖出。然而,上市两年的阳光保险股价早已跌破认购价,导致参与计划的3688名员工面临巨额账面亏损。不仅如此,参与员工持股计划的还包括包括张维功在内的6名董事和1名监事。从某种程度来说,阳光保险的高管也跟员工“共患难”了。
股东的大额减持是阳光保险近期股价萎靡的重要原因之一。11月8日,阳光保险第三大股东江苏天诚物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对阳光保险H股减持3281.65万股,对H股持股比例降至15.96%,减持均价为每股3.29港元,变现约1.08亿港元机械阀门隔膜阀。
此前的10月22日,江苏天诚已经对阳光保险H股减持1197.1万股,减持均价为每股3.25港元,变现约3890万港元。
除了江苏天诚,10月14日,深圳中洲集团有限公司也减持了190万股阳光保险H股。据阳光保险招股书披露,中洲集团曾是对其直接持股5%以上的少数股东之一,但目前持H股比例不足2%。
除了大股东减持,阳光保险业务方面也遭遇难题。据阳光保险公告,其前11月附属阳光财险、阳光人寿分别获得原保险合同保费收入438.29亿元、770.89亿元,分别同比增长8.51%机械阀门隔膜阀、12.6%。显然,阳光人寿的业绩增速优于阳光财险。不仅业绩落后,阳光财险的盈利能力也被打上问号。截至2024年三季度末,阳光财险综合成本率为100.07%,较2023年同期的98.66%增长了1.41个百分点,而超过100%的成本率就意味着承保亏损。
面对业绩难题,阳光保险的“第一刀”砍在了员工身上。截至2024年6月30日,阳光保险集团僱佣了49,078名员工,产生的薪酬成本总额约为人民币41.4亿元。而在去年同期,阳光保险僱佣了54,413名员工,产生的薪酬成本总额约为人民币44.7亿元。
被“优化”的不仅有普通员工,还有高管。国家金管局官网显示,近一年内,阳光保险集团及重要子公司共有9名高管职位发生变动。比如今年1月31日,金管总局监管核准李所义担任阳光人寿董事、总经理的任职资格;2月8日,监管核准王霄鹏阳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审计责任人的任职资格;4月25日,崔永林阳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的任职资格被核准;4月25日,董迎秋阳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的任职资格被核准;7月1日,刘玲阳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审计责任人的任职资格被核准;11月26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核准陈东鹏阳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的任职资格。
另外,阳光保险还于2024年12月10日收到独立非执行董事刘湛清先生的辞呈,拟提名董斌为第六届董事会独立非执行董事候选人,并将进一步提交公司股东大会审议通过。
2024年12月20日,共工新闻财经新闻中心记者对《阳光保险陷“阴霾”》的后续情况将持续关注。
共工新闻财经新闻中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共工新闻社媒体品牌的一个专业分支,成立于2015年,伴随共工新闻的深度改革而来。它的成立源于对财经调查和深度报道的专注,以《新京报》的“贝壳财经”和《中国经营报》的“等深线”为追赶目标机械阀门隔膜阀,旨在成为中国知名的财经新闻品牌。
共工新闻共工财经局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阳光保险盈利能力良好,未来营收成长性较差。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合理。更多
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机械阀门隔膜阀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